10月22-25日,第22届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2025)在“冰城”哈尔滨成功召开。本届大会以“数智赋能、无限可能”为主题,旨在深度探讨数字智能技术的前沿进展与未来趋势,积极响应国家“人工智能+”行动计划,为推动计算技术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贡献智慧。大会设有150多个覆盖不同科技领域的专题论坛,汇聚了来自全球计算机领域的顶尖学者、产业领袖、青年学子及国际组织代表,数位两院院士做特邀报告,汇聚900余位讲者,注册人数突破1.2万人,盛况空前。
CNCC是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的旗舰会议,始终致力于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历经二十余年发展,已成为中国计算机领域规格高、规模大的年度盛会。CNCC2025精心策划了包括主旨报告、专题论坛、技术研讨以及首次打造的超万平方米计算机展览会(CCE)在内的丰富活动,并新增了支持青年学者成长的“专题研习班(Tutorial)”环节,力求让每一位参会者都能有所收获。
作为大会重要合作伙伴,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在多个主题论坛积极发声,参加CCF计算机展览会并精心布展,与来自各行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产业翘楚等深入交流,共话未来。
大会现场高朋满座,气氛热烈。CCF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凝晖,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起翔,哈尔滨市副市长杨淑鹏,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杰才,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书记宋迎东等主办方、地方政府及承办单位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胡事民、梅宏、赵沁平、何友、郑庆华、李惠、王怀民等多位两院院士及众多深具业内影响力的重磅专家和企业领袖莅临大会并发表了精彩的特邀报告。同时,大会特邀ACM主席Yannis Ioannidis、IEEE CS主席Hironori Washizaki、KIISE主席Byungseok Shin、HKCS副会长郭冠鸿等学会战略合作伙伴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与盛会,彰显了CNCC日益提升的国际影响力。
湖南大学教授、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常务副主任陈果受邀参加《 “十问”产学基金未来:联想 x YOCSEF思辨论坛暨CCF-蓝海科研基金课题发布》,论坛还邀请了来自联想集团、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等产学研专家共聚一堂,提炼出办好产学基金的十大关键问题,直击合作痛点,通过观点碰撞、深度研讨与跨界共创,探讨科研基金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径。
湖南大学教授、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副主任彭绍亮受邀参加“计算技术上太空难不难?”论坛。论坛围绕大模型上星、语义通信上星、网络管理上星等典型场景与研究方向,探讨地面计算技术上星的核心挑战与可行路径。聚焦“计算技术上太空难不难?”开展开放讨论,启发计算机领域学生、学者及从业者的跨界思考,吸引更多研究者投身卫星计算方向,共同推动卫星计算领域的发展。
湖南大学教授、CCF高级会员赵捷担任“第二届编译系统前沿技术与应用”论坛主席,论坛以“大模型时代的编译系统及其应用”为主题,汇聚国内外学者、研究人员与产业工程师,共同探讨前沿技术与实践落地。论坛议题涵盖全同态加密下加速加密机器学习推理的编译器技术、突破传统编译优化极限的LLM编译器、动态深度学习模型的编译优化、异构编译与AI的融合,以及新兴的TileLang算子编程框架等热点方向。论坛旨在搭建高水平交流合作平台,激发学术与产业的创新思维,推动编译技术不断进步与应用推广,助力我国在大模型与智能时代的科技竞争中把握主动。
本次大会同步举办了首届CCF计算机展览会,旨在打造一个更具规模、更有深度,且涵盖全产业链的计算机领域展示与交流平台。展会现场,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的展台人气火爆,中心代表向参观人员推介了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在支撑基础科学研究、产业创新发展及数字政府建设等方面的最新应用成果,介绍了多元化的超算服务模式,与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产业界的嘉宾和社会公众进行了深入互动交流。

大会开幕式现场

CCF计算机展览会现场